技术示范
沧州黄骅:盐碱地里种夏粮 “科技小院”来支招
眼下正是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沧州黄骅的盐碱地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就是邯郸曲周“科技小院”的师生。
近日,这些长期驻扎在田间地头,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专业团队,来到沧州黄骅进行技术交流,帮助乡亲们解决在特殊天气情况下,种植小麦的实际问题。
在盐碱地上种粮食,首先是要选择适宜种植的旱碱麦种,并做好秋冬的田间管理。此外,如果冬季干旱少雨,土壤跑墒严重,还要着重提高麦苗的抗寒能力。
黄骅市后仙庄村村民 刘玉锁
.
今年整体播种比之前晚很多。今年夏天在收完小麦以后,没怎么下雨,所以玉米种植推迟了将近20天。
曲周科技小院老师 牛新胜
.
这块地属于轻度盐渍化,只要能立苗,就没问题。为了防止冬小麦冻害的发生,一定要灌冬水,灌冬水每年时间会不一样,今年可能是暖冬,时间上可能往后推迟,但是要坚持夜冻昼消的原则,晚上水结冰白天就化了,这是灌冬水最佳的时间。
曲周科技小院学生 冯佳如
.
春季锄一次划,可以提高地温,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返盐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
希望今年的春季能一切顺利
来年还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