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封正琪,摄影:吴长春)2016年12月25日上午8:30,2016 年度科技小院年终总结交流会第二天的会议议程如期在资环学院5-219报告厅召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陈新平、申建波、陈范骏、袁力行、崔振铃、冯固、邹春琴、李学贤,副教授张宏彦、王冲、王章奎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等科技小院研究生,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紧接前一天日程,首先进行的是交流会第三单元“科技小院研究生典型经验介绍”,由15级科技小院研究生尼姣姣主持。博士生张江周、陈广锋、崔世通、刘志强依次作了汇报。张江周分享了自己扎根热区,服务产业,坚守在热区科技小院历时五年的成长与蜕变,从一个毫无菠萝种植经验、对当地“雷言雷语”存在语言障碍的迷茫新生,到现在对科研游刃有余、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企业骨干,他的执着和努力令人赞叹。陈广锋驻扎在山东乐陵科技小院,他作为乐陵科技小院唯一的男生率领着八个“女将”,将“1351”实验方案规划成熟并完整实施,自主创新举办“乐陵百年枣树认养”活动宣传当地“小枣文化”为当地人民创收,积极进行社会服务传播农技知识实现了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优异成绩涵盖方方面面;滦南科技小院的“才子”崔世通用优美大气的原创诗词串联了整个报告,记录了自己在工作、生活、科研各个方面的成长,抒发了对科技小院的深切感情;最后是驻扎在老挝科技小院的刘志强作报告,他引用了已毕业的优秀师兄师姐对科技小院的认识,畅谈了自己对科技小院的理解,真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忘我奉献,协作创新,不惧磨练,终能成就优秀自我。
第四个环节是“科技小院生活精彩故事分享”,由“三八科教小院”硕士研究生刘晴主持。首先是由刘家欢、臧佳丽、孙伟超、封正琪四位2016级科技小院新生以诗词朗诵的形式对刘家欢征文作品的展示,用激扬的词句表达了新生不甘落后、赶超科技小院优秀前辈的决心和勇气;第二篇作品来自梨树科技小院的李贝,用藏头诗表达了对梨树科技小院的热爱与赞扬,由邢森、董玥等四位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以精彩的朗诵呈现;第三篇是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赵英杰撰写的优雅凝练的文言文体的“梨树记·记梨树”;最后是“三八科技小院”的刘晴带来的故事分享,细腻的笔触、动情的朗诵呈现了她心中的“科技小院”。
精彩的颁奖的环节在金穗科技小院研究生张江周、建三江科技小院张静的主持下进行。先后颁布了2016年度科技小院服务三农“优秀征文奖”、“优秀摄影奖”、“优秀墙报奖”、“最佳记录奖”、“最佳汇报奖”及“惠泽三农,优秀贡献奖”,获奖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共计65人次。此外还评选了2016年度服务三农“杰出贡献奖”,科技小院研究生张书华、陈广锋、赵英杰、万俊、刘志强、崔世通获得此奖项;2016年度科技小院服务三农“集体奖”颁给了2016级小院研究新生;2016年度科技小院服务三农“特别奖”由昭通科技小院、宾川科技小院获得。
上午11:30,2016 年度科技小院年终总结交流会五个单元环节全部圆满完成。张福锁教授为此次总结会作了深刻的总结陈词。张福锁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总结会上所有做出汇报展示的科技小院研究生,赞叹他们每个人都有惊人的成长,“每个人都很棒”。他强调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可以更深刻地“感民生之多艰,知农业之难题”,激发更加深刻的“三农情怀”,培养更加务实、单纯的科研态度,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这是科技小院最大的优势和作用。张福锁教授教导在座科技小院研究生在工作中要注意系统总结小院的工作经验,并放眼全国与不同地域的科技小院进行比较,取长补短更快进步;此外张福锁教授再次简单阐述了“科技小院2.0”模式下的几个重要的工作设想:希望每个小院都推出自己的杰出研究生代表,打造第三代科技小院优秀研究生榜样人物,并且希望可以在每个科技小院的配合下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总结出全国科技小院的工作模式和“科技小院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将科技小院模式变为成熟的科研教育成果。张福锁教授的总结陈词让在坐科技小院师生备受鼓舞。
2016年12月25日上午12点,历时一天半的2016 年度科技小院年终总结交流会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