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我们在基层-实践·交流·收获·成长
今天迎来省科技局宣传部的老师过来小院进行采访,主要交流了我在小院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基本上算是第一次在媒体上曝光吧,有点紧张,怕自己说不好。
去年四月份刚到白寨的时候,恰逢CCTV过来采访,师兄就安排我们“曲周七子”都上上镜,锻炼锻炼。我最后一个上,问的问题都一样,就说“在基层与在学校有什么不一样?”,我记时的回答是这样的:“在书本上经常说施肥要适量,而适量是多少呢?在这里,你就可以知道”。当时说完心里还特没底气,因为刚接触工作,“适量”?我还真不知道小麦拨节亩追肥的适量是30斤尿素或者是100斤碳铵。再对比今天的采访,我觉得,即使我一句话不说,我也觉得自己很自在,很实在。因为工作就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小院是我的小院,百亩方是我的百亩方,堆满的一排排样品,都是我的实验数据,毕竟,有干货了,有“骄傲”的资本了。
“你怎么看待自己住在这个小院进行学习研究而不是在学校的呢”记者问。
“说到这里,我特别感谢李晓林老师。能把我放在这里,放在一个那么好的地方,这里离试验站就一公里左右,所以,有什么事可以到试验站咨询。而王庄的人民很好,这里有30多年的治碱改土精神的积淀,大家对农大都非常接受,所以,干起活到很有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这个机会去尝试去管理一个村的小麦玉米去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学习。”